旅行箱自动跟随主人行走 (hop! )

采用蓝牙技术的新奇电子产品着实不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一款名为“hop!”的旅行箱。这是一款由西班牙学生设计出的作品,它采用蓝牙技术,可以自动跟随主人行走,看起来就像是一只乖巧的宠物狗。虽然它在行走时身手还有点笨拙,但样子颇为卖萌,有了它就不用担心没有回头率了。

这个箱子的设计者在设计之初,考虑到出门在外时往往需要空出手来拿手机,或者拿各种袋子,非常不方便,于是灵机一动设计出一个智能旅行箱,如此一来就可以空出手来拿更多东西了。下面先通过视频来生动形象地了解一下这款产品:

设计者将3个蓝牙信号传感器安装在一个特制的旅行箱里面,它们通过蓝牙信号与主人的智能手机匹配,获取智能手机所在的角度和方位,然后通过一个微型处理器计算出主人当前所在位置,并一直与主人保持一些距离。箱底设有履带,可以在处理器信号的驱动下运作,带动箱子移动。从外面看上去,就是一个很聪明的旅行箱在跟随者主人四处走动了。

360%E6%88%AA%E5%9B%BE201210111636074541
手机端的专用控制软件

360%E6%88%AA%E5%9B%BE201210111635213841
箱中设有三个蓝牙传感器

另外设计者还考虑到了诸多人性化的设计,比如一旦蓝牙信号丢失,旅行箱还会自动上锁,并发出信号让主人的手机不停震动,这样就可起到提醒作用。另外,如果行李较多,使用者还可以对多个旅行箱进行程序设置,让多个“Hop!”旅行箱排着队保持行进。

当然,目前这个旅行箱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行走时多少有些不稳,设计者正在对这款产品进行改进。具体上市时间未知,价格也未知。

untitled2
hop!旅行箱

Via:coolest-gadgets

推荐读物,创业必读

Tony Lek

《寻路中国》——最先看的彼得·海斯勒,就是这本,而后补上了他的《江城》与《甲骨文》,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他一贯的观察中国的态度:接触最 普通的中国人。至于为什么喜欢,大概是在不停快速发展、接近于魔幻的中国,我们自己却早已迷失方向,看得还不如外国人清楚。他笔下的中国,在我看来仿佛有 一种非常神奇的色彩,有点虚幻,但这确确实实是我们足下不断动荡发展的中国。这种感觉非常奇特。

《设计中的设计》(全本)—— 日本是设计强国,这是公认的,而这本书并没有带给你类似的感受——他们内敏、谦虚,甚至还有点自卑——他们不断在为设计而苦苦思索,某些程度上似乎还像个 苦行僧,不断的折磨自己。原研哉的文字稍显繁杂,事实上其围绕着的核心也就寥寥几句,但这也充分表明了他不断的思考。日本的设计,用一句常用的话介绍就是 「简洁却不简单」,非常柔和,看着就心生喜爱。若类似的产品出现在中国的企业,恐怕会被一刀砍掉的吧,为什么?「大气,不够大气,我们给你那么多钱,就别 留那么多空白。」

《七日谈》——至于这本,我觉得和菜头先生在豆瓣的书评写的很好,摘抄如下: 很多人必然会把这本书当作讽喻来读,故事虽然 精美,但是棱角总是有的,一不留神就会穿出包装露出峥嵘一角来。全书是「我」和「张三」两个人的对话,「我」以字母代替一干人等,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 「张三」自承来自希里花斯国,用异国的奇风异俗和「我」彼此交换故事。中间除了少量关于人生价值的观点碰撞,大部分是两个对话者在完成一个寓言故事。借用 村上春树的比喻,来自「张三」的故事,讲述的是「墙」的一方,属于宏大叙事,调侃诸多宏大何以成为如何荒谬的种种。来自「我」的故事,讲述的则是「蛋」的 一方,凡人琐事,洞见人性各种层面的阴暗之处。

董诣

<失控>

涵盖面的广度和深度都有, 社会学, 经济学, 计算机科学, 生物学,博大精深

<禅者的初心>

讲修禅的  认识自己 找到自己的

<不二>

很有趣的一本小说, 文字很漂亮

<世界是平的>

互联网, 经济在当今是如何运作和相互改变

<乔布斯传>

还是比较客观反应的  了解苹果追求完美的基因

<沉默的大多数>

涉及到很多中国国情的不太好的一面

<浪潮之巅>

IT 计算机公司编年史   对创业的同学很有帮助   看别人都犯过什么错

王琛

《先知》句句经典,诠释关于生与死之间的一切,迷雾中指引方向的灯塔;

《小王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王子,这本书让我了解了“驯服”的含义;

《温柔的夜》《倾城》等,接触到三毛的文章,就被她的文字所吸引,被书中那个真真实实的三毛所感动,她活得自由不羁,谁说她不是快乐的呢。

马浓

1.一些今年很流行的书:《失控》、《乔布斯传》等等,上面已经有众多网友推荐

2.《中国近代史》,徐中约著。从另一个视角了解历史,反省我们教材上学到的东西。因为可以想到原因,不在国内出版,电子版网上很容易找。

3.《计算中的上帝》,一本个人感觉写得很不错的科幻小说,故事情节怎么样我倒不是很在乎,但是其中包含的一些对宇宙、生命起源等等问题的思考,让我有种找到共鸣的感觉。

4.《心灵史》,张承志著。 这书出版有些年头了。介绍了一个叫“哲合忍耶”的回族群体,在历史中经历的变迁和伤痛。不论赞不赞同作者的立场,至少大多数读者读后都会感慨:原来有这么一个群体。

5.《這就是天堂!我的朝鮮童年》,一位脱北者的回忆。因为作者在朝鲜时只是普通百姓,所以相比于黄长烨的回忆,个人觉得更平实一些。看完这本书之后第二天,金正日就死了,很巧。

6. 《七十年代》,北岛主编。许多名家撰写的回忆文章,讲述他们的七十年代,看了太多关于那个特殊年代的宏观叙事之后,感觉这样从个体或者小群体的角度回顾,很有意思。

李秉泽

《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的文字让我从感性和理性中徘徊,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去品味她的语言,就像眼前又一杯热牛奶,而我是一个荒漠中的旅者,给我以渴望和美好。

罗方园

《秘密花园》一个抑郁,脾气暴躁的十岁小女孩在走进这个秘密花园之后,这个秘密花园的大自然的力量最后把她感染成一个活泼开朗,有爱心,善良的小女 孩。因为故事是发生在英国,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了解到当地的一些人文,地理的信息。而且她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感受到大 自然神奇的魔力。这是一本净化心灵的书。

《小妇人》围绕几个善良可爱的小ladys的成长为主题的小说,充满了爱。

张翔

<<平凡的世界》很久以前的书了,但还是被深深感动和震撼了!让我明白了,一切合法的劳动都是平等的!

推荐阅读:

杨葵:闲读书 读闲书

我们为什么爱 “攒人品”?

不论我们再怎么努力,生活中总有些事到最后只能“听天由命”。递交了自己精心制作的简历之后,只能等待公司的电话通知;考试前认真准备,可出成绩前也只能期盼分数能够让自己满意……

在我们控制了所有我们可以控制的方面后,能决定我们最终结果的往往是那些我们控制不了的,像别人的一个决定,一个偶然的因素等等。但我们总是相信“老天是公正的”。

一项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在等待一个自己无法控制的结果时,通常会更愿意做一些助人的事,希望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好运。也就是所谓的“攒人品”。

“这是你应得的”

人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也许你会告诉我你不相信“因果报应”之说,但不论从道德还是法律层面来说,“惩恶扬善”的信念是根植于社会的期望中的。若是出现什么意外的惊喜,或者难以接受的事情,这种信念也会帮助我们迅速将心态调整好。我们会告诉自己,“一定是之前帮了xx一个大忙才会有这样好的运气”或者“我上辈子肯定干了什么对不起ta的事情”。 心理学研究认为,类似上述的想法可以让人们尽量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感到满意。总之就是:你得到了你应得的。

攒“人品”:为了好运而做好事

既然人们这么喜欢把做好事和得好报联系起来,那当人们希望有好运的时候会不会为了得好报而去做好事呢?

来自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本杰明•匡威(Benjamin A. Converse)领导的研究小组用一系列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在第一个实验中,一部分参与者需要回忆一些他们无法控制其结果的事件。他们被要求写下自己正在等待结果并且对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比如求职面试、考试分数或是医疗检验报告。另一些被试只需要写下自己日常生活的某个片段。

当参与者得到被试费,以为这个实验结束了的时候,主试会询问他们是否愿意额外参加一项这个实验室的志愿工作,而这个工作可以为慈善团体筹募资金。

实验结果如研究者所料,回忆起自己无法控制结果的事件那组人中,有更多的人表示原意参加志愿活动。而且,在一项后续实验当中,当这类参与者在消磨实验结束前的一小段时间时,也有更多的人选择参加一个简单的网上慈善活动,而不是娱乐活动。

在第二个实验中,参与者需要面对一些选择,这些选择有的关乎自己人生发展(比如是留在学校里继续读书还是工作)。这些问题往往较难给出明确答案,并且答案也并不完全由自己的意志决定。另一些则是非常通俗的问题,像午饭是吃匹萨还是汉堡。参与者会在拿到被试费后被询问是否愿意捐一些给某某慈善机构。与前一个实验一致,那些回答了自己毫无控制感的问题的被试,总体捐出的善款更多。

现实中的“攒人品”效应

既然研究者的假设已经在实验设置的情境下得到证实,那如果将他们的发现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场景中,结果会不会也是如此呢?

在第三个实验,研究者以糖果作为报酬招募了77名求职者参加实验。他们中的一些人需要思考求职中自己无法控制的方面(比如能不能找到新工作),另一些人思考自己可以控制的方面(比如要不要多了解一些这个行业的知识)。完成调查后,主试会告诉参与者,他们实际的报酬是100块。并且主试会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捐些钱给慈善组织(0到100块都可)。那些思考自己无法控制的方面的人捐的更多。

做好事,让你更乐观

研究者认为,我们面对未知的结果时,有关因果报应的“攒人品”系统将会自动启动。在残词补全的测试中,更多的使用因果报应(karma)、运气(luck)、命运(fate)此类词来补全。可见,在他们脑中的确出现了类似因果报应的说法。将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件与人品联系起来与你是否真正相信因果报应的说法没关系。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增强自己对整个事件的控制感,从而让自己对事态感到一丝乐观。

在另一项实验中,那些回忆起自己求职的无力处境,并且选择参加慈善活动的求职者,对自己的求职前景会表现地更加乐观。

虽然每个人不是都像宗教信徒那样强烈地相信宿命和业障因果,但我们也总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坏人得到应有的制裁,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有回报。当我们觉得周遭的生活完全超出我们的控制,便很容易去通过宗教或其他方式寻求慰藉。但由此看来,这样的想法也不一定就是逃避现实,因为它给了一些人继续活着的意义,和在这世间前行的力量。

文献来源

Converse, B. A., Risen, J. L., & Carter, T. J. (2012). Investing in Karma: When Wanting Promotes Help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