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投资的关键团队+方向 之 雷军见解

我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通常考虑四个必备条件:大方向很好,小方向被验证,团队出色,投资回报率高。

关于大方向,主要是看这个方向5~10年是否长期看好,每个投资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目前我最看好的方向是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当然,我也还愿意学习研究一些新的方向。关于投资回报率,早期风险投资成功项目回报的目标是10倍的收益,而天使投资比早期风险投资进入要早,风险更高,要求的回报会更高。

所以,我投资的关键判断主要在于具体方向和团队。在我看来,团队和方向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如果创业者能力不足,再好的方向和机遇也很难把握;如果创业者能力非常出色,但做的方向不对,也难成大器。

第一就是团队

投资就是投人,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在商业社会里,人最重要的基础素质是诚信,没有诚信的人,是不会有人投资的。具体来说,团队要 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能洞察用户需求,对市场极其敏感;并且要志存高远且脚踏实地;而且团队里最好是两三个优势互补的人在一起;如果是互联网领域的项目 一定要有技术过硬、并能带队伍的技术带头人;还需要具备低成本情况下的快速扩张能力;最后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人会加分。

第二个是方向

即在对的时间去做对的事情。首先要做最肥的市场,选择自己能做的最大的市场,只有大市场才能造就大企业,小池子养不了大鱼,方向有偏差的话,会浪费宝贵的创业资源;其次选择正确的时间点——市场基本成熟了,企业也已有雏形,引入天使投资后,业务会得到爆炸性增长;另外是要专注,要专注再专注,最好只做一件事情,这样能把事情做到极致;最后业务在小规模下被验证,有机会在某个垂直市场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

方向比速度重要,很多人一创业就很急,好像出去抢钱去了。但是,我觉得要想清楚,有的时候一个大方向对了,你哪怕速度稍微慢一些,也会成功的。

这些条件并非完全必须,但具备这些条件的创业团队成功的把握会更大。尤其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随着全球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风险投资人对于项目的审查标准也会变得更为严格,满足的条件越多越好。这些条件全部满足的创业项目,就是投资人眼里完美的项目,会很容易拿到投资。

http://tech2ipo.com/54839

张小龙谈如何写E-mail软件

《新潮电子》的编辑向我约稿,而我一向都是懒得写文章的,但编辑说是写关于怎样写邮件软件的,因为很多读者对开发邮件程序感兴趣。我想这倒比其他内容好写些,因为开发foxmail的缘故,毕竟积累了一些想法。但因为是面向大众的文章,技术性又不能太强,因此主要从概念上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确定的是你要开发的邮件软件的应用对象和范围。分为三类吧,第一类,你的目标是通用的E-mail软件,就像foxmail, outlook一样。第二类,是E-mail的一些分支,如邮件监测器(POP3 Monitor,自动检测服务器上是否有邮件到来),批量邮件发送器(bulk emailer)等。第三类,是将E-mail应用到某些软件项目中,比如,你可能须要在一个MIS项目中用E-mail来传输数据,或在Web上提供发送邮件的功能(如贺卡)。

  关于三种类型,他们的实现方法和难度是不一样的。为了讲解方便,我们将上面三种类型称为A类,B类和C类。其中A类因为用户的覆盖面最广,须要考虑的因素最多,对程序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要求也最大,B类次之。

  下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邮件相关知识上。我要强调的是,一个邮件软件,更多的是非网络的处理。因为邮件软件不同于其它的网络应用,邮件软件要更贴近用户,实际上是一个日常办公应用。事实上,在Foxmail中,网络部分的处理可能只用了10%的精力。

一、了解TCP/IP网络编程方法

  对于A类和部分B类应用,要求你自己编程实现基于TCP的邮件通讯。因此对TCP/IP编程的理解是必要的。而且一旦你掌握了TCP/IP的编程方法,你可以完成更多的网络程序,比如FTP, HTTP等。这里没法深入去讨论,因为这是一本书或几本书的内容。因此只能向你推荐我自己觉得必看的书目:

1.Internet的经典教材:

书名:Internetworking With TCP/IP。作者:Douglas E. Comer。出版:Prentice Hall。

中译本:《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这套书共有三卷。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国内发行英文版,因为价格比国外买便宜,前不久我还在广州买了一套寄给在美国念书的朋友(邮费比书还贵)。

2.一本很好的关于Winsock编程的书

书名:《Internet编程》,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这是一本翻译过来的书,详细讲解了TCP/IP编程的概念和方法。其中对Unix socket和Windows socket编程的区别,以及Windows下socket的同步和异步,消息和多线程等概念讲解透砌。1996年我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萌发了写foxmail的想法。

二、了解电子邮件相关的标准

  对A类和B类应用,有必要非常熟悉网络协议,特别是与E-mail相关的RFC协议。RFC是Request for Comments的简称,Internet的绝大部分协议都是通过RFC的方式提供与更新的,比如我们常用的HTTP协议,就是由RFC2068 定义的。与E-mail相关(通讯,邮件格式,附件编码等)的协议有很多,以下是必须要看的RFC:

RFC 821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定义了发送邮件的机制)

RFC 822 (邮件格式定义)

RFC 1725 (POP3,邮局协议版本3,定义了从POP3服务器收取邮件的机制)

RFC 1521 (MIME标准)

RFC 1522 (MIME 标准2)

  在这里,因为篇幅关系,没有办法深入讲解,因此只能由读者自己查阅这些文档。这些文档可以在Internet上很多站点找到,比如http://www.cis.ohio-state.edu/htbin/rfc/INDEX.rfc.html就列出了全部的RFC文档。

对于C类应用(和部分B类应用),可以不去关心这些协议,因为你可以采用一些现成的控件来完成邮件的功能,封装得好的控件可以完全屏蔽掉这些实现细节。

三、非网络的因素

  如前面所说的,你须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到其它非网络的部分的开发中,因为作为一个应用软件,你要细致地处理每个细节。但这里说的并不是各个特性细节的堆砌。比如对于A类应用,你须要做好合理的系统设计,然后对设计中的每个大模块找到好的实现方法。比如电子邮件的存储,我称它为邮箱文件系统,事实上是个基于索引的变长记录系统。如收件箱,由两个文件组成,In.ind是索引文件,记录了每个邮件的摘要信息(发件人,主题,日期等),更重要的是,每个邮件在数据文件中的位置;数据文件是in.box,简单地记录了每个邮件的原始内容。邮箱文件系统的原理并不难理解,难的是要保证其非常高的稳定性,因为邮箱文件的设计错误将直接导致邮件的丢失。

  就像浏览器的开发一样,浏览器的HTTP网络协议处理并不复杂,但HTML的显示要复杂得多。电子邮件也一样。但是在B类和C类应用中,问题比较简单,因为是特定的功能实现就可以了。

四、Winsock的消息和多线程

  对Winsock的异步机制的理解非常重要,对多线程的理解也很重要。很多人以为多线程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我想并不全是这样。Windows下的socket编程与Unix下的一个很大差别是,你可以将socket的事件与Windows的消息机制紧密联系起来,写出高效率的Winsock程序,这有赖与对Windows和Winsock的理解。如果须要用到多线程,须要周密考虑好线程同步问题,这不仅仅是对线程的理解,可能在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线程同步问题来。比如你有一个线程在从发件箱中发邮件,一个线程在接收邮件,还有一个线程(主线程)在显示或删除邮件,这些线程可能同时对同一个邮箱文件进行操作,如果不同步的话,后果将是邮箱文件被破坏。

  采用Winsock的基于消息的异步机制是个很好的选择,这样只有当有网络消息到来时,Winsock才发消息通知程序处理,程序不会停顿在等待或循环中。利用异步机制,须要构造好一个“状态机”,即你要让程序清楚知道目前处理到什么阶段了,当网络(服务器)需要数据时,程序才能知道下一步要发送什么数据出去。

五、开发工具的选择

  对于A类和部分B类应用,我想Visual C++和Delphi是比较好的选择。我个人在开发Foxmail的时候决定用Delphi,是因为它可以帮我省去许多设计界面的时间。而且Delphi具备C++的绝大部分优点,如真正的面向对象,运行的效率等,同时具有比C++更容易理解的语法。而且Internet上有许多Component可以参考,我常去的一个Delphi站点是http://sunsite.icm.edu.pl/delphi。

对于部分B类和C类应用,开发工具的选择面大很多,VC++, Delphi, VB, PowerBuilder,甚至Java等都是考虑的对象,就看你的应用方向了。如果基于现成的控件来做,一般是OCX的形式,OCX可以在绝大多数开发平台上使用。

  对于开发工具,我还想说的是,开发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任何一种工具,必须用好它,才能发挥它的功能,而用好一个工具的基本点,是对编程的理解和掌握,与开发工具无关。

六、要不要熟悉TCP/IP和邮件协议?

  看了上面的介绍,可能很多读者会问,如果从头去学习TCP/IP编程,并掌握关于email的协议,会用去大量的时间,有没有更快速的方法呢?我想,同样得看你的应用目标是什么。比如,你只是想在一个MIS项目中包含电子邮件功能,当然没必要从底层开发所有的东西,你可以借助一个商业(甚至免费)的OCX来完成邮件功能。比如Delphi中,就包含了POP3和SMTP的OCX,可以直接应用。有了这些OCX,为什么还要自己从头开发呢?因为商业的OCX并不能保证它是功能齐全和稳定的,特别对于email来说,有许多非标准(或准标准)的因素存在,比如汉字的编码方法,这些国外出的OCX一般都没有考虑到。而且从稳定性上来说,email软件须要适应不同的网络和服务器,只有自己开发的,才能不断地改进。Internet上甚至还提供一些免费的源代码。这些代码只能作为参考,不要指望它们能解决所有问题。

七、小结

我担心读者看了上面的介绍,可能有些失望,因为只是些指导性的内容。但没办法,因为任何一个细节的深入探讨都将超出本文的篇幅,我也不想以偏概全。另外你可能觉得工作量太大,不过,如上面说的,如果你只是将邮件功能应用到一个小范围,是不需要这样专注的,但你对TCP/IP和E-mail标准的理解是有帮助的,而且也有助于你对其它网络协议的理解,如HTTP, FTP等。

Sparrow – 像玩微博一样用邮件 [小众]

20101117-1958

Gmail 及其模仿者们确实改变了一切。Gmail 引领 Web Mail 风潮以后,本地邮件客户端已不像过去那么流行了。除了商务人士迫不得已地用着公司规定的 Outlook 并抱怨不绝,大部分人已经满足于网页邮箱提供的全部便利。上网晚一些的年轻者,甚至生平没有用过任何邮件客户端软件。事实上,邮件客户端在消费者市场竞争力已经明显缺失。

邮件客户端软件依旧没有消亡,这要归功于大小公司价格不菲的内部邮件系统──它们的 Web 界面要么缺失要么停留在 1990 年代。所以 Outlook 换汤不换药地升级了几次依然活得很好。而类似 Outlook 的革命老梆子们尾大不掉,集成各种复杂功能,成了附带收邮件功能的全能大怪兽。无论在 Win/Mac,还是 Linux 平台,Outlook, Evolution, ThunderBird, Kmail, Mail.app 皆是如此。相对于 Web Mail,邮件客户端具有一定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无需输入网址登陆,即开即用;本地存储,方便搜索;多账户支持,不必挨个退出登陆;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写邮件,有网络时自动发出。虽说如此,对于这种夕阳产品,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本文主角 Sparrow 即是聪明的创新者。

Sparrow-20101117-001655

在电脑屏幕上,空间是一种奢侈,面对众多选框和按钮,我有时只有长按电源键的冲动。真正干净舒心的界面并不多见,而 Sparrow 做到了。Sparrow 有两种视图,默认邮件列表视图,神清气爽;点击右下角箭头弹出完整视图。邮件列表视图无论界面还是互动均神似着名的微博客户端 Tweetie for Mac:每封邮件概览发件人,收信时间和第一行正文──足以辨别垃圾邮件直接删除。不禁赞赏 Sparrow 偷师微博客户端的做法。学习同类产品往往只能走向同质化,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才可能有更多灵感来源。无论微博、邮件、短信、IM,虽然运作上各有不同,本质都是信息序列的处理和呈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Sparrow-standalone-20101117-025316

传统的邮件客户端界面让人倍感头痛:常常出现满屏都是一个主题和 RE:RE:RE:主题的状况,需要点 N 次鼠标才能搞清楚所有人在说什么。更有洁癖者,回邮件会删除掉标题里面太多的 “RE:”,然后删除引用文字,让收信人云里雾里。Gmail 用会话解决了这个问题,Sparrow 也是。双击邮件标题后可打开单独窗口显示邮件内容。同 Gmail 一样,这里点击邮件标题可以展开和收缩会话中的邮件。同 Gmail 一样,在一个会话中,同一发信人的名字会分配一种颜色专用,以示区别。不禁想问,这么多年其它邮件客户端都干球去了。面对满足同一种需求的两类产品,取长补短是再正常不过的产品思路。道理简单,当局者迷。

Sparrow-mail-20101117-004529

完整视图毋需多言,经典邮件客户端布局──左边标题列表,右边邮件内容。只是传统布局上多到让人眼花的按钮在 Sparrow 渺然无踪。精简不仅仅出于设计者的极简主义审美,也是 Sparrow 定位的体现。集成日程管理的大怪兽们比比皆是,有的直接预装在操作系统中,有的明文出现在公司规定中──这个不自由的市场没有太多空间。Sparrow 定位消费者市场日常邮件应用,不需要任何高级附加功能。因此,Sparrow 目前仅提供几项操作:回复,转发,删除,收藏(Star),标记已读/未读。只需简洁流畅,Sparrow 就已经忠于自己的定位。

Sparrow-Preferences-20101117-033430

Sparrow 甚至简洁到,Preference 里面只有 4 个钩选框。而真正的简洁源于功能的取舍;清爽的界面不是单靠美工实现的。

产品成败,往往在于细节。用户选择多种同类软件的时候,往往更在意的是,使用顺手。而软件的细节,也往往体现在窗口之外。Sparrow 如是。在 Mac Dock/状态栏显示未读邮件数属于必做功课,Sparrow 亦然。它的新邮件通知支持 Growl,利用通用框架实现;配合提示音方便舒心,点开提示直接弹出邮件内容窗口。至于在手机上大行其道的 Mail Push 功能,官方已经确认以后会实现(通过 IMAP-idle 协议)。

Sparrow 尚处在 beta 测试期间,目前仅仅支持 Gmail 邮箱,以后会支持所有 IMAP 邮箱服务,下载使用完全免费。主菜单中有灰色的 License… ,只能推测正式版可能收费。无论如何,起码现在,它是免费的。

Sparrow 虽然创新到让人呼吸舒畅,可是否能够流行做大依然取决于发行策略、商业模式、推广手段等等因素。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款朝气蓬勃的产品。它没有功能意义上的创新,而是将来自不同应用的创新精简整合;整合创新也是创新一种,比较难的一种。最关键的是,它解决痛苦,直指人心。

外企老油条告诉你email中的厚黑学

在外企久了,你会深深的体会到Email的重要性,特别是对项目经理而言,Email几乎是每天必用的工具。

打电话、面谈固然重要,但是Email是文字上的,更显得正式。特别是项目上的申请、报告、通知等等,一封简明流畅的email很容易反映出你的工作能力。尤其是给老板的,老板没有时间事事听你汇报,及时写封详尽的email给他,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果项目涉及海外公司同事的话,email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

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形成用email与团队沟通的习惯,会帮助项目经理理清思路,并记录一些细小的事,以便日后参阅。好的项目经理应该能够把自己的邮箱转化为项目管理文件夹。

Email是最好的呈堂证供

特别是同一件事可以involve多个人进来,即copy to 多个人,这恐怕是最便利且正式的声明方式了。当然,收信人不一定看你的信件,没关系,发完后打个电话,并且有必要的话,发信时CC给老板,你的职责就算尽到了,对方不做是他的事,日后有了问题,Email就是最好的凭证了。尽管这样有点那个了,但是办公室就是这样现实的,为了避免扯皮,首先要打好预防针。

Email也是最好的偷懒工具

每天我会收到上百封邮件,如果每封都看完,岂不是累死!窍门就是只看to的,cc的基本就无视了(但还是要扫一眼,免得将来授人以柄)

很多人认为发email是浪费时间,一方面是英语不过关,在这里我只能说要在外企打工,这是必备的能力,既然做这份工作,就先练好鸟语再说。给大家分享我用来学鸟语的网站,自己先修炼一下吧:cnn.com 美国有线电视广播网,著名敌台,可以练习英文阅读; teevoo.com 醍醐英语是个找外教练口语不错的地方;chinadaily.com 国内著名的英文站点,比CNN稍微容易一些;

Email是终极的大杀器

现在外企的邮件列表可以很容易的查询一个员工的组织结构,他的同事是谁,老板是谁,老板的老板是谁…一封来自外部的匿名email,可以手术刀般的精确击中组织结构上的关键点,如果证据确凿,往往能够一击致命!…

另一个误解email的原因恐怕就是不会写,这里说不会写是指不会写有效的邮件。邮件怎样才算有效呢?

首先要短小,言简意赅。email毕竟不是年终报告,用不着凑字数,尽量让收信人不要按Pagedown就能看完。

其次要清楚明白,尽量分个1、2、3说问题,不要几件事揉成一团。

最后要有的放矢,善用CC功能,将相关的人都抄送到,以示提醒,不相关的绝对不要烂抄送。bcc标识暗送,如果你收到一封bcc的邮件,表示发件人希望你知道此事,但不希望真正收信人和CC的人知道“你知道这件事”,呵呵,有点绕啊

使用E-mail的99条技巧

礼仪

        1. 不要用公司信箱发私人信件。

  2. 如有需要请用Bcc.不要把所有人的地址都写到cc里面,这样容易被发垃圾信的收集到,另外如果那些人互相不认识,也不方便。自己的地址应该写到to里面。

  3. 不要发送格式信件。这对朋友和同事来说不礼貌,除非大家都在一个组织中并希望看到这种信。

  4. 不要转发链条信。不管它说的是好运还是坏事,不要转发。

  5. 职业。不要用u,afk这种手机简写,这在商务中不合适,会让人觉得你孩子气或没文化。

  6. 职业2:注意语气。注意你和收信人之间的关系。

  7. 小心谨慎。Email不是私人的,它可能在传输途中被截取,也可以在收信人那里存上好多年,还会返回给发信人。所以,不要发自己会遗憾的Email. 8. 缩减签名。最好4行,太多就不好了。

  9. 引用。只Copy要回复的句子来引用,引用前面应该有”>”. 10. 愤怒时不要用Email.Email很难传送幽默,但很容易传达愤怒。

  11. 澄清。如果有邮件让你不安,最好搞明白你没有误解它。你可以回复去问,说明你以为它是什么意思,确保自己没搞错。

  12. 不要向朋友们发垃圾。即便是服务器出错,连发数十封,你也应该为此向朋友们道歉。

  13. 注意其他邮件系统的非标准行为。虽然很难说清每个系统的问题,但注意一下总是好的。

  14. 适当地回复群组邮件。注意不要随便就回复给所有人。

  15. 不要回复每一个群组邮件。有时候群组中的某个邮件并不需要你来回复。

  16. 遵守Email法规。比如对商业广告邮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法规,不但是自己国家,也要考虑到收信人所在国家。

  沟通及效力

       17. 使用有意义的标题,让收信人一下就能明白里面是什么,同时也区别于垃圾邮件。

  18. 简短。尽量简短,如果有很多话,可以列成要点。

  19. 摘要。在长信之前加上摘要。

  20. 可以用模板。如果要重复地大量回复同样的问题时。

  21. 需要时可使用”回复所有人”.平时不要用。

  22. 也要记得电话。Email有它的优势,但打电话和手写信可以产生亲自接触。

  23. 如果真是很紧急,就写上它。比如在标题上加上”URGENT”. 24. 休假时应设置自动回复,这是礼貌和方便的问题。但不要给私人邮件设这种东西,免得有心人知道你家里没人。

  25. 使用表情。如果你的情绪可能被误解,就加上这种笑脸  . 26. 校对。写作水平不高可以原谅,敲错字就很难给人好印象,尤其是交稿子或申请工作时。

  移动Email

       27. 了解限制。

  28. 使用Voice-to-text. 29. 小心重复或删除。

  30. 专用。最好设个专用的移动信箱。

  31. 不要给移动设备发附件。

  32. 要节约使用。

  生产力,文件夹和过滤

       33. 快速回复。要么当时回复,要么先放到”须回复”文件夹内。

  34. 24小时内回复,某些行业要求可能更快些。

  35. 如果信太长没办法全部答复,就先回个短的,说明过后再细说。

  36. 分段回复。如果来信太长又要求全回,就一个要点一个要点地回复。

  37. 纪律。定时检查Email,5分钟或5天,固定下来,别人也会依此反应。

  38. 按紧迫性分类。设置紧急/必须回复/个人/信息/其他等几个文件夹,把来信按地址分到这些文件夹内。最好配合过滤器,让它自动分类。

  39. 有选择。并不是每个信都要回。FYI的,群组的一般都只是看看就行。与工作不相关的也先转发到私人邮箱以后再看。

  40. 快速。工作邮件应该是问题和回答,是知识传送。搞笑或论文应该在其他地方。

  41. 限制。如果没时间读,就不要订阅太多内容。如果要订,最好用免费信箱来订。

  42. 文本通讯。有时文字IM比来往邮件要快。

  43. 向大师们学习。诸如43-Folders,GTD等等。

  44. GTD.如果没读,就不要把所有信都移到文件夹里,应该是读、回复再归档。

  45. 标题要明确。

  46. 使用免费信箱。订阅免费内容要用免费信箱。

  47. 把垃圾邮件加入黑名单。不要只是删除它们,还应该阻挡发信人,通常垃圾邮件发信人都是重复的。

  48. 开启垃圾邮件过滤器。当然,没有过滤器完成准确,所以还应该检查一下垃圾邮件。

  49. 抛弃被垃圾占领的邮箱。保存资料,再开一个,记得通知联系人(不现实)。

  50. 防止邮件过载。如果不需要回复就不回复。

  Email附件

        51. 附件要小。邮箱总不是无限的。

  52. 不要转发附件。

  53. 在正文中包含一点附件摘要。

  54. 可以发送链接代替附件。

  55. 在线共享文档,比如Google Docs. 56. 在线共享2,如果公司不让用外网,就在内部网上共享。

  57. 在线共享3,如果前两个方法都不行,可以用IM来传送。

  58. 使用纯文本或RTF格式,不要用Doc格式。造成不要传可执行文件,Doc/xls也可能会有病毒。

  59. 可以使用OpenOffice.org的XML格式。

  60. 小心打开附件。如果不是自己要的,就不要打开。

  61. 知道哪些不能打开。打开垃圾邮件等于做了验证,会引来更多垃圾。

  技巧,调整和备份

       62. 使用定制的邮件阅读工具。比如定制过滤器,自动分类等。

  63. 合并邮件。可以把某个文件夹下或某标签的邮件生成一个单一的RTF或PDF文件,以备以后再读。

  64. 更有效地过滤。邮件工具应该提供全选和单选的快速方法,以及分类垃圾和清除全部垃圾的操作。

  65. 加速Gmail操作。比如清空缓存和临时文件等方法。

  66. 利用Gmail邮箱的别名来更有效地执行过滤。+的用法。

  不同邮件系统的技巧

       67. 使用Gmail.

       68. 少用Gmail的格式。主要考虑到其他信箱的接收。

  69. 使用Gmail的星标来追踪对话。

  70. 使用Gmail的归档功能。

  71. 使用Gmail的空间,Gspace等。

  72. 使用Gmail的文件转换功能,把不同的格式转成HTML格式。

  73. 使用Gmail的MP3播放功能。

  74. Hotmail的坏毛病之一是链接都要在新窗口打开(地址还是乱的)。

  75. 从Outlook中直接呼叫联系人,需要通过插件实现。

  76. 最新的Outlook也可以订阅RSS. 77. Yahoo Mail beta现在也用Ajax了。

  隐私和安全

        78. Email隐私权第一规则:没有真的隐私。

  79. 遵守Email规定,主要就是企业应该备份全部邮件,所以也没有隐私。

  80. Copy信件,这不是备份,而是有关重要事件时,就给老板或其他组内成员抄一份,免得某些人到时候说没收到你的说明之类。这会影响到隐私。

  81. 不要随便散发真实的邮件地址,它只应该在同事间和家人间使用。

  82. 使用联系表格(留言本)来代替员工邮箱。

  83. 把公开的信箱地址打乱,比如把@替换成at等。

  84. 使用免费邮箱,但也不要在账号上透露公司名字或真实的账号。

  85. 不请自来的内容不要直接取消订阅,这样也等于认证了自己的邮件地址,把它加到黑名单里就行了。

  86. 使用纯文本邮件客户端。可以避免钓鱼或病毒。

  87. 使用安全的邮件客户端。

  88. 邮件加密。

  89. 使用freenigma加密。这是一个Firefox扩展,可以对Web邮件进行加密。

  90. 秘写。比如把信息隐藏在一张图片中。

  91. 尼日利亚骗剧。

  92. 小心伪装成Paypal,西联等财务公司的信件,不要点其中的链接。

  93. 小心那些伪装成著名组织的来信。

  94. 不要被伪装得很好的邮件标题欺骗而打开它,比如伪装成你自己发的信被退回等。

  95. 头脑要清醒,在Email世界里你不会中什么奖,也不会中什么彩票。

  96. 把这些教给你的小孩。

  97. 信息只是删除是不够的,必须破坏它,必要时,可使用大铁锤。

  98. 保持机器干净,杀毒等等。

  99. 其他参考,见原贴。

6月EIM品牌影响力报告

 2012年6月,中国软件研究中心对企业QQ、企业飞信、今目标、网易即时通、imo、263EM、点击科技GKE等15家EIM品牌影响力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经过对用户关注度,用户满意度、媒体关注度,新闻传播,企业网站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得出6月份EIM品牌影响力指数。

  一、 整体情况

  6月EIM品牌影响力进入前十的品牌分别是imo、今目标、企业QQ、263EM、点击科技GKE、企业飞信、网易即时通、群英CC2010、IBM Lotus Sametime、35EQ。10个品牌平均影响力指数为42.259。其中,imo以83.565影响力指数高居首位,亿企通今目标与企业QQ分居二三位,品牌影响力指数分别为48.751与44.927(如表1所示)。

 

 

  二、 新闻传播分析

  6月份10家EIM品牌网络媒体新闻传播量共120篇次,平均12篇次,其中imo传播最多,共85篇次,占所有EIM品牌总传播量的70.83%,其次为263EM,传播24篇次,占总传播篇次的20.00%。(如表2所示)

 

 

  三、 用户关注度

  6月份,EIM品牌用户关注度指数平均值为336.875,其中,企业QQ用户关注度最高,为1502,imo以521关注度指数排第二,亿企通今目标以615.5位列第三(如图1所示)。

 

 

  四、 媒体关注度

  6月份,EIM品牌的平均媒体关注度指数为1.29。其中,imo最受媒体关注,关注度指数为7.5,企业飞信与企业QQ分别以2和1.5的关注度分列二三位(如图2所示)。

 

 

  五、 值得关注的问题

  1、 EIM品牌新闻传播整体偏低,除imo保持了一定的传播力度外,其它EIM品牌新闻传播均偏低,不利于品牌推广。

  2、 媒体对EIM行业关注度不高,或与当前EIM市场整体比较低迷,活跃度不高有关。

大学生创业五点建议及创业准备流程

一、激情不是全部

激情是一种催化剂,它能调动创业的综合素质与各方面的潜能用于创业。但面对大学生而言,激情过多表现为创业的信誓旦旦与对创业前途持过于乐观的态度,这种创业心态主要表现为对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不够或不全面、不严谨,只从事物的一方面评价创业项目。这其中有很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都仅仅只是有一个想法,而没有实现这个想法可行性高的实施方案作为保证。由于大学生基本没有工作经验,其在创业准备期决策所依的基本上都是个人通过书本与各种媒体所学的知识与信息,因为大学生在未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前,在其内心还没有建立一套个人经验判别体系,故在考察商机与项目时,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论分析上,是故无法从各方面了解项目,在此情况下,我认为大学生朋友还是少喊口号为好,应该以冷静理性的心态面对创业机会与项目。

二、只见冰山一角

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创业者在企业定位、战略策划、产权关系、市场营销、生产组织、团队组建、财务体系等一系列领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大学生有了好的项目或想法,只是代表“创业的长征路”刚跨出了一步,而在我们的大学生创业者中,认为凭一个好的想法与创意就代表一定能创业成功观念的人也不少,而在创业准备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不充分或根本就没有思考对策与设计好退出机制,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面因素浑然不知,而导致一开始便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使创业者还没有走出多远,即以失败告终。所以创业者不是全才,但要着眼于全才。

三、工作的核心是什么

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公司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这是公司的定义,但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以为现代公司是以客户为中心、是以社会价值为中心、是以产品质量为中心如此等等,这都是错误或有偏见的观念,因为一个企业如果能盈利,也就表明了它存在的价值(除了非守法的公司外)。所以我们可以说,创业者的工作核心就是盈利,也就是增加收入,减少支出,这是创业者工作中的最高原则,是一个创业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我发现在很多大学生企业里,明显存在着因在公司核心原则上认识不足或不深刻,而导致的创业工作效率不高。有的创业者很辛苦在工作,也的确是很执着,但因为他的工作与公司盈利有偏差而导致公司陷入困境。可以说在合法的经营范围内,“能否赚到钱”是衡量创业者工作的唯一标准。

四、团队组建与协作精神

团队精神—-这四个字也许是最平常最易懂的管理概念了,但由于大学生这一特定创业群体,一般为年龄在25岁以下的大学生,他们的社会与人生经验都不足,而且处于热血沸腾的感情阶段,个性化、自信力等都较强,所以在团队组建、团队分工、团队规则制度等诸多体现“人与人合作”的工作中,大学生创业者往往会出现“一人是龙、二人是虫”的情形。纵观当前时代发展趋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任何创业者想依靠单打独斗而胜利的可能性已降得很低。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以已为主、刚愎自用等不利于合作创业的情形。

五、犯错与改正

一次营销决策失误、一次小型财务危机抑或是一次上门推销失败,都有可能成为大学生创业路途中的绊脚石,都会在一定程序上打击没有打创业持久战的大学生创业者,让他们在心理上元气大伤。其实大学生要正确看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麻烦,这是十分正常不过的现象,我们只要在犯错后迅速改正,或多多请教别人的意见与建议,一定会吃一堑长一智,要善于在交了犯错误的“成本”后,我们要善于分析与总结,要学会从失败中找到自己的弱点与不足,并加以改正。很难想像没有错误的创业会成功。

六、坚持就是胜利

再充分的创业准备都是不完善的、再周密的商业计划书也难免有没有顾及的地方、再团结的创业伙伴也会发会摩擦、再厚实的资金有的周转不灵的时候—-这些都说明在瞬息万变的创业环境中,能影响我们创业的不定因素太多了,谁都不法保障,在下一个路口我们能选对方向,所以创业过程中会遇到挫折与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也许有时候会觉得前途一片茫然,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无助,有时候又觉得创业太过辛苦,无法再继续。但如果子夜到了黎明就不会远一样,胜利的曙光就在你最困难时刻的前面。坚持就是胜利。

建议创业准备流程:

1、理清思路,明确定位:即我是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

2、自我检查:即按标准商业计划书进行编写本项目商业计划书,将企业人财物供产销所有要素都规划进行。

3、找人挑刺:即对你想做的行业较熟悉且能为你保持商业秘密的人对你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4、组建团队、合作伙伴确定合作原则。

5、制订企业经营计划与实施计划。

如何创作出病毒式的网络软文

什么叫软文?所谓软文,它是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它是由企业的文案策划人员来负责撰写的一种“文字广告”。运用各种文笔手法,利用文字的感染力提高文章的阅读性,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文化或产品打广告。因为,软文会给人带来一种像文学又像生活的感受,并没有像硬性广告那样直接体现广告主题,等到你发现这是一篇广告文章时候,你已经掉入了被精心设计过的“软文广告”陷阱。什么是网络软文?就是以互联网作为传播平台,主要以文字为载体的一种广告宣传方式,目前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中国网络的一种常用手法。网络传播软文的类型形式有:正面宣讲式、故事嵌入式、借助热点式、经验分享、寻求帮助式、幽默式等。   菜根谭个人把以上软文推广效果划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原形毕露。如:新闻类的软文,软文主要介绍产品的功能、效果、例子之类的真实内容,有很明显的广告痕迹;第二、笑里藏刀。如论坛的软文,一般开始只会通过事件、故事吸引受众,在不经意间再插进产品的信息而达到宣传目的,明人能看出有广告痕迹,但受众会接受甚至会进行信息转载的传播;第三、水过无痕。广告信息比较难被发现,但是广告产品在很明显的地方出现,受众不仅对软文的信息全盘接受,并且会做出病毒式的传播,这是最高境界。这里,菜根谭为大家介绍几种让传播力变得更强的创作方法,给大家交流下。

一、如何构思出软文的传播点   如何构思出具有创意的传播点?软文的传播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眼”。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现产品,才能达到符合产品的特性,让产品宣传效果最大化呢?是正面宣讲式、故事嵌入式、借助热点式,还是经验分享、寻求帮助式、幽默式?秘诀是:根绝自己的传播平台和产品特性去定。如果您认为在天涯“天涯杂谈”版块上,消费者或者受众比较感兴趣,那您就可以用故事嵌入式、借助热点式、幽默式这3个作形式为软文的写作形式,从而根据文体形式构思出强悍的传播点。选取构思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故事、角度,以全面的视角,精准的表达,独特的见解,穿透全文,凸显出产品的价值,让大家参与到其中进行发表。

二、如何撰写标题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软文标题是受众判断软文是否值得浏览阅读的关键因素,软文的标题讲究什么?菜根谭认为,最重要的是标题必须具有穿透力,能吸引人的兴趣。标题类型有:争议热门型,叙事故事型,经验分享型,排名评比型。根绝你构思的文体表达形式而你定标题。正面宣讲式则用平实的语言把文章内容表达出来;经验分享式则用轻松随意的口吻方式进行介绍。。。。。。在标题上突显出标题的重要性菜根谭在很多文章都有提到过,这里就不展开详细的解说了。总之,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三、软文正文写作技巧   首先,明白软文的内容是受众需要看的。有了一个精彩的标题后,就看软文的内容了,必须要有足够的料,菜才会更香。只要能够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还怕软文没机会扩散吗?实事求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把产品介绍出来,如果您对产品足够好,受众会自然变成您最伟大的“推销员”,不断的为您的产品进行人群传播。这是最原始的病毒传播方式,也是最有效的传播方式,通过口碑效应,使信息不断扩散。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热衷于把自己的经历以及体验告诉别人,这种口碑传播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虽然,这个方法开始不会很见效,需要一段周期时间,但是后期效果十分明显。如各种载体上介绍化妆品功效的相关软文。   其次,切记不要为了软文而写软文,创意也很重要。互联网总是不会缺少话题和焦点,如今网络事件可谓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借助社会热点事件,借力发力。软文的写作方式可借用网络上的淘宝体、凡客体、海底捞体、甄嬛体等,都是很好的创意点。   如果,软文要能达到我上面所说的第三种境界:——水过无痕,几乎让人看不出是广告痕迹,那创意是必不可少的。今年上半年网络上病毒传播最出名的恐怕是“杜甫很忙”了如:迅雷电影论坛。原本以为只是小学生上学无聊恶搞出来的几张杜甫画像,却在网上得到大量转发,之后不断有帖子、微薄开展活动进行模仿改图上传,让杜甫迅速“走红“。到现在,估计很多人还蒙在鼓里,不知道在网上被疯狂传播的“杜甫很忙”系列图片,大部分都是出自团队成员之手,是为了帮“成都杜甫博物馆”做的策划,目的是引起更多人对博物馆的关注。

四、结合传播平台,策划并撰写软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推广工具不可忽略。网络软文的载体包括博客、微博、论坛、门户网站、邮件、QQ等形式,无论哪一种载体,只要能引起网民大量的的评论和转载,才能算是具有传播力的软文。在这个网络爆炸时代,什么信息都要讲究个时效性,快速传播和广泛传播才能看到效果。网络软文,更要借助媒介来实现其价值。你要翘起地球,还得需要一个支点呢,而这个支点相当于软文的推广媒介。   我们在选择媒介时,要根据受众的生活习惯,他们接触什么媒介我们就用多用什么媒介,再撰写软文的内容,做到媒体与内容的精准性。如你的产品是手机,需要在天涯上发布,假如你的软文采用的是正面宣讲式,你可以把软文发表在“IT视界”板块中的“手机空间”里。如果你想放在“天涯杂谈”上,软文的形式就要变得灵活些,可用社会热点或者幽默式,吸引更多人参与。   现在网络中的媒介载体有:百度文库,百度百科,QQ空间,MSN,邮件,博客,微博,视频、图片,网站等都值得我们去关注。任何一个网络的媒介,只要被我们善加利用都将爆发出不可估量的力量。

使用数据库储存smarty模板文件

当你的开发需要多模板管理,用传统template_dir来配置你的模板文件显得力不从心

编写smarty自定义资源类型


function db_get_template ($tpl_name, &$tpl_source, &$smarty_obj)
{
 // do database call here to fetch your template,
 // populating $tpl_source
 $sql = new SQL;
 $sql->query("select tpl_source
 from my_table
 where tpl_name='$tpl_name'");
 if ($sql->num_rows) {
 $tpl_source = $sql->record['tpl_source'];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function db_get_timestamp($tpl_name, &$tpl_timestamp, &$smarty_obj)
{
 // do database call here to populate $tpl_timestamp.
 $sql = new SQL;
 $sql->query("select tpl_timestamp
 from my_table
 where tpl_name='$tpl_name'");
 if ($sql->num_rows) {
 $tpl_timestamp = $sql->record['tpl_timestamp'];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function db_get_secure($tpl_name, &$smarty_obj)
{
 // assume all templates are secure
 return true;
}

function db_get_trusted($tpl_name, &$smarty_obj)
{
 // not used for templates
}

// register the resource name "db"
$smarty->register_resource("db", array("db_get_template",
 "db_get_timestamp",
 "db_get_secure",
 "db_get_trusted"));

在php脚本中使用它
$smarty->display("db:index.tpl");

{* using resource from within Smarty template *}
{include file="db:/extras/navigation.tpl"}
相关 $default_resource_type

//$smarty->default_resource_type = ‘db’;//for exp

This tells smarty what resource type to use implicitly. The default value is ‘file’, meaning that $smarty->display(‘index.tpl’); and $smarty->display(‘file:index.tpl’); are identical in meaning. See the resource chapter for details.

推荐javascript学习文章

http://www.cnblogs.com/TomXu/archive/2011/12/15/2288411.html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文章,包括了原创,翻译,转载,整理等各类型文章,如果对你有用,请推荐支持一把,给大叔写作的动力。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1):编写高质量JavaScript代码的基本要点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2):揭秘命名函数表达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全面解析Module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4):立即调用的函数表达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5):强大的原型和原型链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6):S.O.L.I.D五大原则之单一职责SRP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7):S.O.L.I.D五大原则之开闭原则OCP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8):S.O.L.I.D五大原则之里氏替换原则LSP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9):根本没有“JSON对象”这回事!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10):JavaScript核心(晋级高手必读篇)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11):执行上下文(Execution Contexts)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12):变量对象(Variable Object)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13):This? Yes, this!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14):作用域链(Scope Chain)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15):函数(Functions)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16):闭包(Closures)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17):面向对象编程之一般理论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18):面向对象编程之ECMAScript实现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19):求值策略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20):《你真懂JavaScript吗?》答案详解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21):S.O.L.I.D五大原则之接口隔离原则ISP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22):S.O.L.I.D五大原则之依赖倒置原则DIP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23):JavaScript与DOM(上)——也适用于新手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24):JavaScript与DOM(下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25):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26):设计模式之构造函数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27):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28):设计模式之工厂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29):设计模式之装饰者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0):设计模式之外观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1):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2):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3):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4):设计模式之命令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5):设计模式之迭代器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6):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7):设计模式之享元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8):设计模式之职责链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9):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40):设计模式之组合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41):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42):设计模式之原型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43):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44):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45):代码复用模式(避免篇)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46):代码复用模式(推荐篇)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47):对象创建模式(上篇)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48):对象创建模式(下篇)

 

感谢:汤姆大叔的辛勤劳动